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韩营村20多位农民,却还在经营着雕版印刷、线装古籍装订,至今已有30余年,不但承接全国许多博物馆的线装古籍印刷、大型图书馆、装订业务,同时也成为了这项技艺的传承人。
在车间,一捆捆古老的雕版被仔细包裹着放在墙角,为避免雕版上精细的文字受损,每块板子之间都用柔软的宣纸隔开。“别看这些黑不溜秋的板子不起眼,它们可是有着近200年历史的文物,所谓雕版
印刷都要从这些板子开始。”随着木板被细心地铺在桌面上,鬃刷蘸着油墨轻轻地在板子上敲打,再拿起一张宣纸铺在板子上,均匀的轻轻按压,古籍的一页就这样完成了。“别看这活简单,要想干好,除了要懂
印刷,也要懂雕刻,包括宣纸油墨缺一不可,而且还要具备鉴赏古书的知识”。
随着人们文化品位也不断上升,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几年雕版
印刷的线装书也越来越受追捧,但以手工操作的雕版印刷术却遇到了瓶颈,首先国内从事雕版印刷的行家屈指可数,并且能够为这些古雕版进行修补的老工匠也只有几位,如果雕版受损无法复原,这门传统手艺也就失去了依托。
随着一本本外观精美,且富有古韵的线装书按册装盒,经过印刷、裁切、分拣、装订等20多道工序终于最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