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制业正在迅速崛起,并且方兴未艾。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装备制造业在研发、制造、设计、服务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产值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它的迅速崛起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特别关注和重视。
2015,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10个重点发展领域有7个半涉及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将成为中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早在2014年5月23日,习大大在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综合试验大厅也说过:“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
尽管如此,装备制造业的长期性、结构性、系统性矛盾也愈发突出,尤其是当前装备制造业由规模扩张走向创新升级阶段,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中高速发展期,装备制造业的“慢性病”如不“根治”,将成为制约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瓶颈,也将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装备制造业究竟有哪些病症呢?
一是“关节炎”。我们在机械传动领域的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跟不上主机发展的要求,配套能力薄弱,严重制约行业竞争力和创新力。例如,我国工程机械领域大型挖掘机用液压阀、柱塞泵、液压控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动车组轴承90%以上依赖进口。
二是“心脏病”。特别表现在汽车、船舶和飞机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领域,我国缺乏发动机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例如专利分析表明,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在汽车发动机领域的燃油喷射、燃烧控制、电子控制等7大领域中掌握了绝对话语权。
三是“气血不足”。主要表现为在装备制造业的单品(小批量、单机、定制生产)制造、极端制造领域可以实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部分复杂度高的产品领域尚没有实现大批量制造和商业化运营,比如我们拥有世界级的航天器制造水平,但是在大飞机等现代航空装备方面,制造商仍然在寻找商业和技术耦合的关键点。又如在一些专业化、利基型的细分领域,我们还没有渗透进去。
四是“神经病”。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关键设计软件、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分析软件以及工业控制软件等核心工业软件水平较弱,高档工业控制软件仍然依赖进口,例如在高档数控机床领域,国外品牌占据95%的市场份额。
造成装备制造业这些病症的原因是什么呢?
装备制造业存在的“病症”,可以从多个方向找到相关“病因”,从更深层上认识装备制造业存在的系统性问题,从产业链角度和价值链角度分析,造成上述“病症”的原因为:
一是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研发密度仅为1.5%,不足美国、德国等国的一半。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指数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德国的二分之一左右。更重要的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具有“全球创新,服务本地”的特点,我国装备制造业开放型创新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企业对于国际创新资源的利用多侧重于生产资源,对于创新资源的利用仍然缺乏经验和工具。
二是产需协作不紧。很多装备制造企业反映,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应更进一步,二者应形成深入有效的战略合作关系,而这主要由装备制造业的创新特点所决定。需求对于装备创新具有长期巨大的引导和拉动作用,装备制造的技术是一种实践性技术,许多创新都来自用户部门在使用装备过程中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很多原创性的装备是来自于用户的。比如机床的最初发明者是一些纺织机械制造商和枪械制造商。在石油提炼领域,几乎所有重大创新都是用户公司开发的。在科学仪器领域,80%的创新来自于用户。
鉴于此,优秀的装备制造企业总是从开始就与用户方建立起协同共进的机制。德国在十几年前的研究表明,德国48%的机械工程企业、52%的机床企业以及68%的通信设备企业与客户开展了联合研发,其中三个领域与国际客户开展联合研发的比例分别是45%、46%和55%。
中国一些装备行业由于产需对接比较好,企业与用户走得比较近,近年来也实现了长足发展,比如工程机械、石油装备、电气装备等。
第三是集成能力不足。系统集成与分包能力代表了一种价值链的掌控能力,是先进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掌握系统集成能力,要求我们的企业能够设计出复杂产品(如大飞机)的产品构架,而非简单装配,要掌握产品系统设计的规则和语言,进而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将辅助设计、制造装配、服务等环节利用比较优势分包给国外企业,实现价值链的整体控制和价值最大化。
目前我国在电力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领域依赖国家的顶层设计、战略安排和超大规模国家市场,系统集成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因此要在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应加快培育系统集成能力,形成多个战略引导力,并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系统集成商。
最重要的是,前述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紧密相关,盘根错节。如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领域薄弱,已严重制约产业创新能力,也妨碍了企业对于系统集成的理解。企业往往只能用国外的产品“搭积木”,产业创新高度也受制于其所能获得的关键零部件的条件和水平。
第四是基础投入不足。由于我国此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规模扩张,长期对基础领域重视不足,产业政策主要以支持整机生产和设备成套为主,对于基础领域的支持力度不够,这导致产业基础薄弱并受制于人。
找出了毛病和病因,接下来,我们就要对症下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出现许多新动态,但产业的发展规律不会变,产业内部要素作用规则也不会变。“十三五”期间,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顺势而为,借力疾驰,但另一方面更要坚持问题导向,紧抓重大矛盾,加快政策工具革新,精准治疗顽疾。在战略思路上,可以针对上面提出的四种病因来考虑“四步走”战略:
向前一步,填补与用户需求的最后一公里空缺。加快合作模式创新,利益分享机制创新,构建以用户为核心的业态模式和产业生态,加快培育特性化制造服务能力满足细分市场用户动态多样需求。
向后一步,重视提高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在产业内推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式协作创新,充分借助新技术革命爆发的战略机遇注重融合创新和跨界创新对于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的有利促进作用。
向下一步,突破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基础领域。这一步是装备制造业优化存量的主要工作,所依靠的是长期积累,很难“弯道超车”,一方面要不断要强化基础领域的研发能力、试验能力,另一方面应加强政策协调,给基础领域创造足够的市场空间,打通主配牵手的通道。
向上一步,占领装备制造业的中高端领域。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整个产业的重要增量贡献点,但实现这一步的突破难度非常大,无异于“虎口夺食”,需要构建系统性的竞争力而非单一比较优势,这很大程度上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系统集成商,来整合优势资源列阵对抗,集团作战。
解决装备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走出产业升级的“迷宫”,“十三五”期间还需上述四个步骤有机衔接,协同推进。
上海印刷厂-豪河印务,公司印刷价格优惠,质量上成,赢得客户一致好评.包装盒印刷,样本印刷,画册印刷,宣传册,手提纸袋印刷等彩色印刷业务.上海印刷厂保证印刷质量第一.上海印刷公司以印前设计,印刷,印后加工一条龙服务,为您提供物美价廉的印刷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