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印工艺的不足之处
同凸印工艺相比,柔印工艺在某些方面是略有逊色的。
印版加网线数受制于网纹辊线数。网纹辊提供了柔印色差控制的最有力保证,但也局限了印版的选择。柔印要使用高加网线数的印版来表现层次中国
印刷企业强,必须首先要保证印版的最小网点直径大于或等于网纹辊网穴的开口直径,只有这样,足够小的柔印网点才不至于掉落到网纹辊的网穴之中,从而引起小网点堵版故障。而凸印则没有这种顾虑,只要墨层够薄排版,只要凸版上的小网点在制版时“站”得住,理论上就能印出来。
柔印的墨层厚度受制于网纹辊储墨量
柔印的墨层厚度受制于网纹辊储墨量,因此若要用同一颜色表现两种不同墨层厚度的质感,只能分别制两块版,墨色厚实的印版采用储墨量较大的网纹辊曼罗兰,墨色浅薄的印版采用储墨量较小的网纹辊。凸印则不同,有经验的操作人员甚至可以在同一宽度上
印刷出不同墨层厚度的产品,因为只要细心地微调墨斗间隙,达到这个要求并不难。
柔印标签
印刷机的造价明显高于凸印标签
印刷机,其中网纹辊的费用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目前业内使用的柔印网纹辊的最高线数已达到900~1000线/英寸认证,一些高端的标签印刷企业甚至用到1100~1200线/英寸的网纹辊,其费用不菲。现在的高端标签柔印机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虽然国内柔印设备制造商也在仿制中创新,但对一些基本的理念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因此设计不合理,机械精度还不够。国产柔印机的这种差距也就造成了性能稳定的高端柔印机价格居高不下分色,对于初涉标签印刷业的企业来说,大多会望而却步。